彩票+消费:江苏用“小彩票”撬动“大民生”
2025-05-10 10:35  来源:新华论彩    
1

一张彩票能带来什么?是公益资金的涓滴成河,还是消费市场的活力迸发?

2025年五一假期前后,江苏的“苏新消费·苏彩焕新”活动给出了新答案——以“消费+彩票”联动模式,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民生实惠,用“彩票+”跨界思维激活消费潜能。这场创新实践,不仅让市民在“买家电送彩票”中收获惊喜,更探索出一条公益与商业共融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活动概况

“苏新消费・苏彩焕新”活动由江苏省财政厅、商务厅、民政厅、体育局共同指导,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和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联合开展。活动的核心内容是,消费者在指定门店购买享受国家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及3C商品时,根据单个订单的消费金额,获赠不同面值的彩票兑换券。

例如,单个订单金额达到300元不满2000元的,赠送10元彩票兑换券;订单金额越高,获赠的兑换券面值也越大。兑换券以二维码形式发放,消费者可前往指定体彩、福彩销售网点兑换彩票。

“苏新消费・苏彩焕新”活动于4月18日—20日在南京试点,4月30日起5月5日,“苏新消费•苏彩焕新”第二期试点扩展至南京、无锡和苏州三地。

政策创新:从“单点补贴”到“多元联动”

传统以旧换新政策多依赖财政直补,而江苏此次创新引入彩票元素,构建了“政府+企业+公益”的三方协同机制。消费者购买家电、3C等指定商品时,除享受国家补贴外,还可获赠彩票兑换券。例如,无锡市民龚先生以2399元购入空调,获赠30元彩票兑换券后中奖1040元,实际成本降至1359元,相当于以5.7折购得商品。

该模式通过赠送彩票兑换券,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成本,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大量消费者被吸引到参与活动的门店,有效带动了相关产品的销售,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

活动首场试点在南京开展,共发放彩票兑换券 8857 张,促成消费2288笔,对应消费金额超千万元。第二期试点活动更是实现消费5.3万笔,对应消费金额超2.3亿元,较首次试点激增23倍。

模式升级:从“简单赠券”到“沉浸式体验”

近年,“彩票+”创造了更多的场景,商场、奶茶店、咖啡店、文旅潮玩……而彩票机构也经常开启赠票和派奖的营销活动。但是,江苏此次的“彩票+”并非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场景重构与体验升级,让彩票从“边缘化娱乐”变为“消费生态链的关键一环”。

活动实现“购物-兑奖-二次消费”无缝衔接。消费者购买商品后有机会获得彩票,增加了购物的趣味性和期待感,使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惊喜,就像一位消费者张女士所说:“既能享受国家补贴,又能获得体彩兑换券,这种惠民举措真是新颖又实惠!”

社会价值:从“经济账”到“民生账”

近年来,彩票销售持续火爆,公众对其娱乐消费属性和公益属性有了更多认知,但距离全社会对彩票公益品牌的广泛认知仍有差距。此次活动创新采用“消费赠券”的形式,进一步放大了彩票娱乐消费的属性,同时也强化了彩票作为民生助推器的积极作用。

通过与消费场景的结合,在消费者购买商品享受优惠的同时,进一步普及了彩票公益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到彩票资金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使消费者在购物消费中也能感受到自己在为社会公益贡献力量,增强了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彩票公益的认知度。

同时,活动吸引了众多原本不一定会接触彩票的消费者参与到彩票市场中来,尤其是年轻消费群体。他们在购买家电及3C商品的同时,了解到彩票的玩法和公益属性,为彩票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培养潜在的购彩者,拓展彩票的市场空间。

江苏的“苏彩焕新”不仅是一次消费提振的试验,更是一场公益与商业的价值共谋。当彩票跳出“概率游戏”的窄巷,走进民生消费的广阔天地,其社会价值才能真正破圈。未来,期待更多“彩票+”模式在全国开花,让每一张彩票都成为连接美好生活的纽带。

标签:
责编: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