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体彩助力,常州这个非遗传承有了“源头活水”
2025-07-26 13:06  来源: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  作者:徐鑫,吕翔  
1

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讯 7月21日上午,“发现身边的公益”媒体采风活动来到了常州市金坛区直溪中心小学。学校操场上,“小龙人”舞龙队正踩着鼓点腾挪翻转,一条条彩龙在阳光下翻飞如浪。

金坛区直溪中心小学坐落于茅山脚下,当地的直溪巨龙和金坛刻纸技艺历史悠久。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直溪中心小学将这两项国家级非遗纳入少年宫课程体系。尽管正值暑假,但小队员们仍然会定期返校训练。这支由60余名乡村少年组成的队伍,刚刚入选2025年江苏省“新时代好少年”名单。

荣誉的背后,离不开体彩公益金的支持——多年来,常州每年市级体彩公益金30万元注入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为全市农村青少年提供均衡的素质教育和文化服务条件。学校依托体彩专项资金,组建 "小龙人" 舞龙队,开设龙文化课程。学校从最初两条草龙、十几名队员起步,如今已拥有大大小小50条龙,舞龙动作也从最初的“8”字动作,发展到如今打招、串阵、翻花等10多个套路。这支乡村小学舞龙队走出常州、走出江苏,多年荣获全国、省市级赛事奖项,学校也成为金坛区首批非遗传承基地、江苏省龙狮训练基地。

“红娃”刻纸社团同样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焕发新生。一把刻刀、一张红纸,简简单单的材料和工具,在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下,也能变换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除了舞龙,金坛刻纸也是直溪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之一。学生们在学习之余,沉浸式体验刻纸技艺,既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无论是“脚下生风”的“小龙人”舞龙队,还是“纸上生花”的红娃”刻纸社团,直溪中心小学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将非遗真正带进校园,带到孩子们身边,让他们在舞龙和刻纸这“一动一静”的项目中强健体魄、传承文明、增强文化自信。学校老师黄海云感慨道:“感谢体彩公益金的资助,让我们传承非遗有了更好条件,孩子们思想道德水平也不断提升,在非遗中强健体魄、增强自信、传承文化。”

事实上,金坛区直溪中心小学只是常州乡村学校少年宫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2010年起,常州便依托由体彩公益金的资助大力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

据了解,2024年,常州市市级体育彩票公益金预算安排9998.10万元,总支出9962.34万元。其中用于群众体育经费2889.98万元,包含青苗计划运动教室30万。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青苗义教团”和教师兼职辅导员相互补充,有效壮大了专业辅导力量;青苗德育教室、音乐教室、礼仪教室、运动教室、书画教室、技能教室等“六大教室”普遍推进,形成“一地一路径、一校一品牌”的良好格局;学生社团项目广泛开展。同时,市级彩票公益金专项扶持、网络化日常管理、第三方专业督导等制度相继实施,各项工作实现规范化常态化。

截至目前,常州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遍布城乡,实现了对所有乡镇和涉农街道的全覆盖,受益学生超10万人次。体彩公益金如同温暖的阳光,洒在乡村教育的土地上,为农村孩子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成长平台。乡村学校少年宫不仅成为孩子们探索传统文化、培养兴趣爱好的乐园,更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桥梁,为乡村振兴架起一座充满希望的“彩虹桥”。

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记者 徐鑫 吕翔

标签:
责编:顾炎格